科目:飲食文化與人生     

1. 飲食文化民族誌: 觀察你自己生活上的飲食習慣與文化,比較世代的差異或者地區的差異,分析文化異同的形成因素。

 

古人說:「民以食為天」,諺語又云:「吃飯皇帝大」,在我們民間信仰的崇拜當中,所求的風調雨順,五穀豐收,莫不是以『食』為主要盼望;『饑不擇食』也道盡身體面對飢餓時的軟弱,是如此的無法抗拒。可見飲食在我們生活當中佔了非常重要的位置,在我多年歷經貧困潦倒生活經驗中,深深覺得人活在這個世界上,在面對貧窮時,什麼都可以不要,可以不買新衣服,可以不買化妝品保養品,可以不換3C用品,但是絕對不能沒有吃;沒有飯吃、沒有力氣工作;沒有飯吃,足以讓人起盜心;沒有飯吃,身體日漸衰敗;沒有飯吃,怎麼活下去呢?

 

記憶中依稀記得,即使在那個窮困的5060年代,過年過節,祭祀祖先、神明,農曆七月普渡等,不管家裡再怎麼沒有錢,掌管經濟大權的母親總會盡辦法為桌上的菜色增添;曾經我的人生多次窮困到只能買一碗15元的肉燥飯度日,多年以後才知道一碗肉燥飯上的肉燥,光是肉的切法,肥瘦比例,烹煮過程,都充滿了學問。後來從事清潔工作,在每一場大掃除做完之後,即使再精疲力盡,總會把自己刷洗乾淨,開開心心的跟老公去吃一頓大餐,來慰勞自己今天的辛勞,那時候我們負債三百多萬,一頓精緻滿足味蕾的好餐食,是支撐我們辛苦工作還債最大的動力。

 

這幾年經濟環境的改善,戰爭後的族群融合(眷村美食),加上社會化的影響,外食族比例增加(雙薪家庭,人口結構簡單),小吃攤販的林立(方便性),交通的便利(各式異國風),網路的興起(造成美食排隊風),外籍配偶帶來的南洋美食等,對於勇於嚐鮮,喜新厭舊的台灣新世代,加上媒體吹捧採訪,加入故事性,台灣毅然發展出一個飲食文化多變的獨特性。""這檔民生大事已經從早年的裹腹生活逐漸演變出各種不同的風貌,諺語中『富過三代才懂吃穿』,說明了吃從原始的滿足身體的飢餓,會因為經濟環境的改善,開始講究吃的規矩,烹調方式、餐具的美感,在『紅樓夢』一書當中,曹雪芹對每一道端上桌的食物,描述的栩栩如生,更是大富人家對飲食講究的極致代表,演譯出大家大族特有的飲食文化風華。

 

早年圓山飯店因為統治者的關係,江浙美食是他們最引以為傲,曾經我也為了一睹『紅豆鬆糕』的風采,傳說中蔣宋美齡的最愛糕點,忍痛付出五百大洋嚐鮮;也曾經在失戀的痛苦當中,獨自坐上日本料理的料理台前,點上一頓無菜單料理,看著料理師傅專注細膩的捏、切、擺盤,料理刀閃閃發亮擦在雪白的布上,滿足了視覺,吃的享受而奢華,足以用來忘卻內心的傷痛;曾經端午節才會出現的粽子,已經成為小吃攤上的方便美食,尤其是南部甚至當成早餐來吃,來上一碗加了小魚乾豆腐的味增湯,真是絕配;相較於早年端午節前夕,家家戶戶泡糯米洗粽葉,姑嫂婆媳聚在一起忙進忙出,包個直挺挺的立體粽的風情已不復見,手藝不好的菜鳥戰戰兢兢的等下水後的肉粽是否露餡,而今取代的是從知名粽子店預定或是網路上宅配的冷凍粽,快速便利卻少了婆婆媽媽的味道;昔日清明節的春捲,小孩子們是媽媽最好的幫手,切切洗洗,等著媽媽備炒好餡料,一盤盤擺上桌,然後每個人因自己口味的喜好,鋪上兩張春捲皮,用一隻湯匙大大的舀上一匙花生糖粉當底,再包上各式餡料,然後在滿滿的餡料頂端再加上一大匙花生糖粉,一不小心包餡過頭,就看著捲好的餡料的春捲皮裂開爆出,攤成一坨,手動的樂趣,大概是現在小孩子很難體會的幸福。

 

這幾年,因為工作的關係,我看到許多的大豪宅裡的百萬名廚,淪為高貴而不實用裝飾品,往往夫妻倆忙著賺錢養房子,將三餐大事交給早餐店、便當店處理;或是閒閒的貴婦討厭油煙請來外勞或是煮飯阿姨代勞;假日大大小小餐廳門庭若市,美其名是為了不要讓媽媽操勞,但是這樣的家族聚餐卻失去了功能,匆匆忙忙的開車外出,匆匆忙忙的找停車位,匆匆忙忙的趕在餐廳規定的時間內吃飯,也讓黑心商人為了賺錢而不惜手段用低劣食品來取代。以前媽媽在廚房裡揮汗如雨指揮若定的身影日漸模糊,親子間的互動也被金錢所取代,『飲食文化的傳承』在家庭功能中逐漸沒落,家人之間在餐桌上的連結也不再被重視。

 

蔣勳曾在他的文章中『過得像個人,才能看到美』談到這樣的現象:『現在台灣過週休二日,好像非要全家去吃一個餐廳、到哪裡去看薰衣草、喝咖啡,全部整套,然後全部的人塞車塞到一肚子氣。我們對休閒的定義是滿僵化的,好像一定要別人服務我們才算是休閒。

我自己假日的時候喜歡自己一個人做41湯,因為我覺得做菜好快樂。我也很喜歡在週休二日洗我自己最喜歡的純棉的、純麻的襯衫,絕不丟給洗衣機,因為我覺得觸感好極了。看到它們晾在陽光裡、在風裡飄,白的好漂亮,我的週休二日就很快樂,因為我回來做自己。

 

開始在想,我應該來改個像樣的廚房。

arrow
arrow

    貓頭鷹甜蜜的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